|
2016-05-03 来源:乳山网(乳山宣传网) 作者:仝庆凤 王晓波 <div class="common"> 走进城区街道西馨苑社区“爱心超市”,干净整洁的货架、种类繁多的生活用品映入眼帘,“心连心同献爱心 手牵手齐伸援手”的标语传递着温暖的力量。“爱心超市”的物品都是基本生活品,家庭困难的群众可以在这里免费领取。”西馨苑社区党支部书记王晓波介绍。
“爱心超市”只是西馨苑社区志愿服务团体帮助家庭困难群众的一个平台。自社区成立以来,社区工作者就积极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社区化志愿服务运作机制,以“爱心超市”为平台,吸纳众多爱心人士加入志愿服务队伍,着眼于居民需求,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志愿服务活动,赢得了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搭建平台 “爱心超市”传递温暖
自西馨苑社区成立以来,社区工作人员就注重探索与众不同的爱心救助方式。在外出考察和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西馨苑社区设立了爱心超市。“扶危济困是政府的责任而不是施舍,不但要做到实处,更要帮到群众心坎上。”本着这一原则,西馨苑社区成立了城区街道首个面向社区范围内困难群众的“爱心超市”,让困难群众体体面面受助,高高兴兴领取捐赠物品。
王晓波告诉记者,“爱心超市”以“扶贫济困、互助互济”为宗旨,以辖区低保贫困家庭、因突发性重病或突发灾难性事件造成生活困难的家庭、按照捐助人意愿实施的特定救助对象和其他应予救助、帮扶的对象为救助对象,以“参与一次捐赠,就是做一份慈善;提供一份志愿服务,就是传递一次关爱”为运营理念,着力打造集市政府扶贫解困、城区街道关爱弱势群体、企业和个人爱心捐赠三位一体的慈善平台。
在“爱心物资”筹集方面,主要通过向上级部门争取、城区街道自筹和社会各界捐赠等形式来募集物资。为了保证爱心物资公平、及时地帮助到需要的人,社区针对“爱心超市”运行过程中的物资募集与接收、仓储与管理、发放与领取3个重要环节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为激发各界捐助物资的积极性,超市为捐赠物品较多的单位专门设置了专柜,并在“爱心物品架”上标注捐赠者名称。同时,根据超市运行情况,通过公开栏、网络等向社会发布供求和缺货信息,让捐赠物品更加“对路”。
“爱心超市”内设爱心捐赠和爱心服务等功能分区。爱心捐赠区整合了政府、企业、个人捐助的慈善物资,社区内符合条件的困难居民在通过本人申请、社区审核、小组评议和公示等程序后,可以在此领取生活必需品。爱心服务区整合了社区志愿服务资源,为居民提供无偿或低偿服务,并吸纳接受培训服务的人员加入社区志愿者队伍,定期或不定期参与社区活动,取得了互助互利的“双赢”效果。
组建队伍 志愿团体初具雏形
西馨苑社区成立初期,“志愿服务”四个字便开始走进社区,但由于之前缺乏志愿服务方面系统的工作经验,一切都要从零起步。如何成立志愿者队伍、调动志愿者积极性、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成为社区工作中的一个重点。
面对困难,社区积极寻找突破口,通过工作人员民情走访了解到,许多上了岁数的居民都有定期测血压的需要,而去医院测量一次血压往往需要挂号、排队,许多老人感到十分疲惫。社区领导了解情况后,立刻与市疾控中心取得联系,通过双方的积极沟通,市疾控中心给予了大力支持,社区组织疾控中心的志愿者们定期上门为有需要的老年居民免费测量血压。为了将这件实事做得更好,社区还定期组织疾控中心的志愿者,在社区广场免费为广大居民查体。功夫不负有心人,社区的志愿服务活动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社区趁热打铁,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学生、居民等有志愿服务意向的人员进行登记注册,并根据志愿者的特长,组织开展不同种类的志愿服务活动,在探索、尝试中走出了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的第一步,为后期的志愿服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积极探索 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社区志愿者队伍的不断壮大和服务活动的深入开展,社区在志愿服务工作中不断转变职能,总结经验,结合社区不同年龄段的居民的实际情况,勇于创新,不断完善社区志愿服务体系,丰富志愿服务内容,志愿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为了给居民提供更加专业对口的服务,社区管理人员将志愿者划分为不同的服务团队,结合志愿服务专项工作,组建了社区“彩虹”“安居”“乐业”“康乐”“关爱”“普惠”“夕阳红”等多支专项志愿者服务队伍,志愿者队伍人数达到300余人,重点针对具体项目与结对点定向开展“清理小菜园”“清理乱搭乱建”“清理乱堆乱放”“植绿护绿”“结对帮扶”“教习书法技巧”“赠送对联”等志愿服务活动。
2014年,在城区街道的大力支持下,西馨苑社区设立了300多平米的日间照料中心。为方便社区居民活动,在中心设立了书画室、台球室、棋牌室、科普学校、电子阅览室、文体排练厅等活动场所,面向辖区居民提供日间照料服务,建立了社区志愿者广泛参与的“夕阳乐”服务基地,组织具有照料、医疗、文娱活动等专业特长的数十名志愿者为他们提供专业服务。
为满足群众对科普知识的需求,社区工作人员组织志愿者开展了养生保健、食品药品安全、地震预防、突发灾害处置、居家生活安全等方面的科普知识讲座,并以此为出发点,组织开展了志愿者广泛参与的以“创新促发展,科普惠民生”为主题的“普惠于民”行动。
针对社区内留守儿童、外来务工子女、生活困难、残疾儿童等弱势群体学生由于缺乏父母关爱等带来的心理问题,西馨苑社区联合辖区幼儿园,充分利用社区有效资源,发挥社区“五老”志愿者的作用,在社区建设“希望乐园”,给孩子们提供免费的课余学习和活动场所,志愿者们不定期与孩子们联欢,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仝庆凤 王晓波)
编辑:天蓝 |
|